2019年1月,股民戴某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,那人自稱是某投顧公司的工作人員,告訴戴某他們公司有免費的股票體驗微信群,能為戴某提供股票咨詢,保證他穩賺不賠。
戴某想著也是免費體驗,于是加入了這個微信群,發現群內每天有三支免費個股提示,還提到會員股票的漲勢喜人,只要繳納會員費就可以獲得公司的會員薦股,而且據說是這些股票都來源于內幕信息,能夠保證會員們穩賺不賠。
戴某對此有些心動,猶豫要不要購買會員,這些天,群內每天都有人曬出購買會員的轉賬記錄,還有會員股票的K線圖,仿佛只要繳納會員費,就獲得了炒股致富的秘籍。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,戴某還是經不住誘惑,決定花費36800元購買3個月的會員,摩拳擦掌,興致滿滿,準備在未來三個月大賺一筆。
在繳納會員費后,卻發現自己被踢出微信群,理由是為了防止泄密,只有薦股人員跟他私聊推薦股票,雖然有點疑惑,戴某還是按照薦股人員的指示,進行操作,結果虧多賺少,比自己炒股時的收益還差。
至此,戴某才恍然大悟,原來這是一場精心制作的騙局……
提防詐騙信息,牢記“三不”!
一、不聽;
二、不信;
三、不轉賬;
記住世上沒有白白掉餡餅的事,有也不一定會砸到你的頭上。所以要擦亮眼睛,不要被騙子口中一時所說的大量回報所迷惑,騙子在前邊做的所有工作,像短信,電話,微信等渠道介紹自己所謂的“投股技巧”,統統都是為了接下來騙你錢做鋪墊。所以一開始就杜絕聽信,牢記三不,防范才有效!
這起詐騙案發生在重慶,犯罪團伙以“免費薦股”名義實施網絡電信詐騙,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54名,其中84名嫌疑人被警方用四輛大巴車從廣西桂林押解到渝,凍結涉案資金逾1000萬元。
嫌疑人趙某、張某夫婦成立深圳市聚贏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、廣西聚贏資產管理有限公司,租用高級寫字樓,在無任何股票經紀資質的情況下,招募沒有證券業知識的人員,編寫話術模板,以向他人推薦股票為名進行詐騙活動。
員工用公司提供的股民信息,采取主動給客戶打電話、加微信,編寫話術模板,偽造股票收益截圖,虛構公司有專業股票分析團隊指導,公司資金雄厚可拉升股票,能讓受害人在短時間內獲得高額收益等虛假事實,用免費薦股的方法層層引人入局,誘騙受害人支付980元、9800元、16800元、26800元等金額不等的“信息費”,以獲得公司推薦股票、指導操作的服務。
提防詐騙信息,牢記“三不”!
一、不聽;
二、不信;
三、不轉賬;
在此提醒廣大投資者,請選擇合法正規金融機構進行投資交易!
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,請擦亮雙眼,提高警惕,不要因一時貪念參與非法證券期貨投資交易,造成財產損失;一旦發現自己受到此類非法證券期貨活動侵害,請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舉報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。
安徽省宿州市蕭縣公安局12月底破獲了一起網絡炒股詐騙案,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,抓獲詐騙嫌疑人73名。
這起案件有一顯著特點,即在微信上冒充美女,專盯中年男士,誘騙“投資”。2018年3月,宿州市蕭縣居民靳某在微信上認識一個名為“海棠”的女子,兩人就炒股話題相談甚歡。
在兩人熟識后,“海棠”向靳某推薦港股,引導其進入炒股的網絡直播間,并向靳某介紹炒股分析師、炒股軟件客服等。
在“海棠”的誘導下,靳某下載安裝了指定的炒股軟件,并按照分析師和軟件客服的要求,陸續向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匯款進行投資。
靳某先后轉賬70余萬元到股票賬戶后,投資屢屢虧損,想抽身提現卻發現無法提現。當他再聯系“海棠”時,發現該人已不知所蹤。
經專案組偵查,“海棠”真人是江西贛州某貿易有限公司的一名男性員工。
該公司是一個組織嚴密、分工明確、手法嫻熟的詐騙團伙,涉及眾多社交賬號和平臺,且交易手段隱蔽。該團伙通過購買個人信息或微信“搖一搖”“探探”等社交軟件,篩選出有一定資產的中年男士作為詐騙對象,再用經過包裝的女性賬號主動添加詐騙對象為好友,通過一段時間的聊天取得對方信任后,誘導其“投資”。
據犯罪嫌疑人交代,該詐騙團伙內部分為7個詐騙小組,每組都有女組員專門與詐騙對象進行語音、電話聊天,從開始接觸到實施詐騙有3個月至4個月的經營時間。2017年10月以來,該團伙詐騙近50人,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。
提防詐騙信息,牢記“三不”!
一、不聽;
二、不信;
三、不轉賬;
在此提醒廣大投資者,請選擇合法正規金融機構進行投資交易!
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,請擦亮雙眼,提高警惕,不要因一時貪念參與非法證券期貨投資交易,造成財產損失。
一旦發現自己受到此類非法證券期貨活動侵害,請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舉報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。